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道中華·京華行丨故宮百年守護展:國寶見証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2025年11月28日16: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金洪花)初冬的故宮午門展廳,一場名為“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的特別展覽正吸引著絡繹不絕的觀眾。近日,“道中華·京華行”採風團隊走進這座百年博物院,與各地觀眾一同感受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

《掐絲琺琅太平有象》,“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 展覽中作為開篇展品亮相。主辦方 供圖

《掐絲琺琅太平有象》,“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 展覽中作為開篇展品亮相。主辦方供圖

本次展覽從故宮館藏195萬余件文物中精心遴選200件(套)國寶珍品,時間跨度從商周直至清代。盡管是工作日,展廳內依然人頭攢動,不少首次公開展出的珍品令觀眾流連忘返。

圖為《掐絲琺琅嵌寶石纏枝蓮紋多穆壺》。人民網記者 金洪花攝

圖為《掐絲琺琅嵌寶石纏枝蓮紋多穆壺》。人民網記者 金洪花攝

“文物是歷史的見証者,每一件展品都在訴說著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生動故事。”故宮博物院講解員向記者介紹。在展品中,《金鏨花嵌寶石銀裡右旋白螺》是清代漢藏文化交融的見証﹔《掐絲琺琅嵌寶石纏枝蓮紋多穆壺》則融合蒙、藏、滿、漢多民族藝術元素,是乾隆時期“多元一體”格局的典型代表。

圖為《欽定西域同文志》。人民網記者 金洪花攝

圖為《欽定西域同文志》。人民網記者 金洪花攝

文獻類文物同樣令人嘆為觀止。《西番譯語》由藏文、漢語詞條和漢字注音三部分組成,設20個門類,為清代民族語言交流提供實証﹔《欽定西域同文志》是清乾隆時期官修的多語言辭典,涵蓋滿、漢、蒙、藏、托忒、維吾爾六種文字,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重要文本。

漫步展廳,採風團隊成員在文物前駐足凝思:商周青銅器沉澱著禮樂文明的厚重,唐宋書畫流淌著文人墨客的情懷,明清瓷器彰顯著工匠精神的極致……這些珍貴文物所體現的民族交融與文明互鑒,共同構建起貫通中華文明精神內核的歷史脈絡。

參觀者正駐足觀看展品。主辦方供圖

參觀者正駐足觀看展品。主辦方供圖

今日的故宮博物院,正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通過“以器釋史,以物鑄魂”的創新實踐,讓沉睡的文物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注入深厚的文化力量。

(責編:彭靜、鄧志慧)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