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將形成3個萬億級消費領域
本報記者 劉溫馨
2025年11月28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11月2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謝遠生等介紹有關情況。
實現生產和消費從量到質的轉變
“總體看,當前我國消費品供給已進入優質優價新發展階段,基本滿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但部分領域供需結構性錯配問題依然存在。”謝遠生表示,如國內首飾、箱包、化妝品等領域高端品牌還比較少﹔適應居民品質化、個性化需求的新產品創新應用和供給不足﹔部分消費熱點尚未完全充分供給。
聚焦供需錯配的主要領域和環節,《實施方案》提出5個方面的舉措。
拓展增量,加速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打造一批重點領域標志性產品和首用場景樣板,推廣柔性生產、用戶參與設計等高效響應制造新模式,完善中試驗証等服務平台,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研發生產銷售應用全鏈條。
深挖存量,擴大特色和新型產品供給。針對綠色、健康、農村、國潮等新型和重點領域消費,加快特殊膳食食品、休閑運動等產品研發創新,提升消費品能效、水效限定值標准,推廣體育優品目錄和歷史經典產品消費地圖,開展名優產品巡展和下鄉活動等。
細分市場,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圍繞“老幼中青”等不同年齡人群差異化需求,實施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三年行動,推進電子信息產品視聽友好技術改造升級,培育獨立設計師及品牌工作室,開展優質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動,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等。
場景賦能,培育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提出積極培育首發平台載體,推動消費品首發、首展、首秀﹔有序發展策展零售等新業態﹔建立健全共享產品和服務質量標准及認証體系,規范發展共享消費等。
優化環境,營造良好發展條件。提出用好“兩新”政策,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培育中國消費名品方陣,打造“購在中國”等品牌活動﹔重拳打擊違法廣告、假冒偽劣等行為,加快消費品安全、性能、環保等標准更新升級,維護市場秩序等。
“《實施方案》有望用5年左右時間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實現動態均衡,讓老百姓暢享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謝遠生說。
有望在重點領域催生數萬億元規模的新增消費市場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形成3個萬億級消費領域和10個千億級消費熱點。
“一方面,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增加文化內涵、注入智能綠色元素,推動傳統消費品‘價值躍遷’﹔另一方面,圍繞新人群、新場景、新理念、新需求,創造全新的產品與服務。”謝遠生表示,其中萬億級消費領域包括老年用品、智能網聯汽車、消費電子等,千億級消費熱點包括嬰童用品、智能穿戴產品、化妝品、健身器材、戶外用品、寵物食品用品、民用無人機、潮玩、珠寶首飾與國潮服飾等。
當前,這些領域已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讓消費市場呈現出多元化、活力化等重要特征。比如國潮、文創、非遺產品,“消費呈現出需求旺、活力足的態勢,涌現出眾多深受游客歡迎的爆款產品,在滿足消費需要的同時,增進了文化認同與精神滿足。”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將從供需兩端發力,繼續支持優質文旅產品上新,推動文旅消費場景煥新,引導文旅消費活動出新。
“在滿足年輕群體方面,要突出個性表達與時尚引領。”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支持開發更多像國潮服飾、設計師聯名款、IP文創產品等兼具文化內涵與時尚態度的產品,培育原創設計力量﹔鼓勵發展私人定制等服務新模式,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改變消費市場的形態與體驗,成為促進消費的催化劑。未來的消費,不再只是購買一件商品,還可能是訂閱一種生活。何亞瓊表示,下一步將堅持需求牽引、技術驅動、生態協同,全力推動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消費品領域深度融合,不斷拓展新消費場景。
協同發力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基本形成供給與消費良性互動、相互促進的高質量發展格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實現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需要各相關部門加強協同聯動,確保政策落實落地。
今年以來,商品消費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前10月商品零售額達36.6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商務部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打造‘購在中國’品牌,促進供需銜接。截至10月底,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銷售額超2.4萬億元,惠及超3.6億人次。”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楊枿說,商務部將從促進大宗消費、壯大新型消費、打造國際化消費環境等方面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從加強技術引領、提升品牌標准、聚焦民生需求三方面提高供給質量水平,推動高質量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吳越濤表示,在技術創新上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智能終端“萬物智聯”﹔在場景創新上加快推出應用場景項目清單,圍繞建設綜合性重大場景組織實施若干重大項目,打造一批帶動面廣、示范性強的消費新場景﹔還將逐步引導企業加大優質適老化產品供給,加強供需雙方精准對接,促進銀發消費擴容提質。
新產品層出不窮,對消費品的質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監管總局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網絡銷售等重點環節、智能綠色產品等重點領域,以消費品質量提升牽引消費需求釋放。”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表示,將加快構建消費品質量安全全鏈條治理格局,強化消費品常態化監管﹔繼續組織查辦一批典型案件,強化行刑銜接和公開曝光,全力淨化消費市場﹔強化涉“一老一小”用品、智能家居、共享經濟、能效水效等相關標准研制,適應居民消費結構變化趨勢,以新供給引領新需求。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8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