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書記、部長裴金佳
本報記者 李龍伊
2025年11月28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退役軍人工作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和強軍興軍事業。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做好“十五五”時期退役軍人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戰略部署。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本報記者採訪了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書記、部長裴金佳。
“十四五”時期退役軍人工作取得顯著成就
記者:如何看待“十四五”時期退役軍人工作成效?
裴金佳:“十四五”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退役軍人工作、雙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指引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退役軍人工作實現系統性重塑、開創性發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為“十五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個體系”逐步健全完善。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印發退役軍人事務領域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對“三個體系”建設作出部署安排。組織管理體系方面,地方縣級以上黨委普遍成立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機構,建成從國家到村(社區)六級服務中心(站)61萬余個,設立“退役軍人事務員”新職業,建強用好社會組織,黨委統一領導、行政部門主導、服務體系支撐、社會力量參與的組織架構基本成型。工作運行體系方面,完善軍地合署辦公機制,健全部門專題會商、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等協同機制,系統聯動、軍地合力、運轉有序的工作局面逐步形成。政策制度體系方面,深入貫徹退役軍人保障法,制定修訂《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等法規文件,體現尊崇尊重、服務管理保障並重的頂層設計日臻完善。
思想政治引領走深走實。把團結引領廣大退役軍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推進退役軍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體系化。開展“老兵永遠跟黨走”系列活動,出台軍休干部日常管理規范,加強退役軍人黨員教育管理,引導廣大退役軍人永葆革命軍人本色,積極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服務強國強軍效能持續提高。緊扣國家重大戰略,推動約39.9萬名優秀退役軍人進入基層兩委,組織招錄“兵教師”“兵海員”,組建志願者服務隊,鼓勵退役軍人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穩邊固邊、搶險救災等任務。緊跟國防和軍隊改革步伐,累計完成8萬余名轉業軍官、24萬余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任務。積極服務部隊備戰打仗,扎實推進優撫醫院、光榮院、軍供站建設,廣泛開展雙擁創建活動,著力解決軍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
服務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強化就業創業支持,組織180萬人次參加適應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舉辦3.8萬余場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幫助142萬名退役軍人達成就業意向。完善稅收、金融等扶持政策,退役軍人經營主體達到600萬戶以上。連續提高撫恤補助標准,不斷完善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優撫保障措施,發放優待証3600余萬張。健全困難幫扶機制,開展“情暖老兵”專項行動,實施子女助學、守護光明、聽障關愛等幫扶項目。
尊崇尊重氛圍更加濃厚。英雄烈士保護納入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表彰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全國雙擁模范,廣泛開展“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學習宣傳,累計為4000余萬戶服務對象家庭懸挂光榮牌。以國家禮遇隆重迎回安葬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加強境內外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和提質改造,評選公布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
重點難點問題有效破解。各地區、軍地各有關部門積極作為、密切協作,解決一批歷史問題。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283億元,為符合條件的部分退役士兵集中補繳基本養老保險,惠及286萬余人。強力推進並圓滿完成師級及以下離退休軍人和傷病殘士兵移交工作。嚴格依法按政策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全力維護好、保障好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效能
記者:“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穩定和擴大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退役軍人事務部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裴金佳:我們將堅持把促進退役軍人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頭等大事,持續完善就業支持體系,推動出台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條例,引導廣大退役軍人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一是優化教育培訓。對照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需求,堅持即退即訓、全員參訓,構建和完善適應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學歷教育等有機統一的教育培訓體系,深化“政、校、企”合作,加強退役軍人學歷教育入學優待,以退役軍人優質人才隊伍建設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二是深化就業服務。拓展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與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簽訂就業協議合作模式,完善全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信息系統,推動退役軍人服務APP與相關部門就業招聘平台互聯互通,為退役軍人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就業服務。
三是強化創業扶持。健全退役軍人經營主體監測分析等制度,指導退役軍人創辦企業用足用好各類優惠政策,助力企業健康發展。常態化舉辦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建強建好退役軍人創業園,促進成果轉化應用。
記者:“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退役軍人事務部將如何推進落實?
裴金佳:我們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緊盯服務對象核心關切和急難愁盼,不斷提高服務保障水平。
一是建強服務保障體系。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是服務保障退役軍人的“最后一公裡”。我們將大力推動服務中心(站)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與公共服務機構協同配合,全面推行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集成辦理、軍人退役各項事務“一站式”辦理,促進服務保障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
二是加大服務保障供給。完善普惠與優待疊加、待遇與貢獻匹配、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撫恤優待制度,穩步提高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待遇。完善服務對象教育、醫療、就業、住房、文化等方面優待措施,全面推廣電子版優待証並不斷擴大使用場景。加快推進軍休服務社會化,引入優質社會資源,繼續辦好軍休大學。
三是加強困難退役軍人幫扶。退役軍人的困難,始終是我們最揪心、最關心、最上心的事。我們將完善幫扶援助制度,探索區域聯動幫扶機制,進一步加大對因重大疾病、下崗失業、家庭變故、自然災害等致困的退役軍人的幫扶救濟力度,加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服務,合力做好“雪中送炭”工作。
續寫愛我人民愛我軍的時代新篇
記者:“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退役軍人事務部將從哪些方面推動?
裴金佳:我們將充分發揚雙擁優良傳統,進一步完善雙擁工作機制,深化改革創新,凝聚軍地合力,鞏固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奮力續寫愛我人民愛我軍的時代新篇。
一是大力支持部隊建設改革。聚焦軍隊現實需要,用好雙擁工作平台,發揮地方經濟、科技、人才等資源優勢,助力部隊加強武器裝備研發、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新域新質力量建設。完善傷病殘退役軍人常態化移交安置機制,研究完善無軍籍退休職工、退休文職人員服務管理辦法。
二是深化擁軍支前實戰實備。健全雙擁系統應急應戰響應機制,探索研究戰時移交安置、優撫褒揚等方面政策制度和工作預案。圍繞平時服務、戰時支前,積極支持部隊遂行聯演聯訓、跨區機動、搶險救災等任務。深化軍供站、優撫醫院、光榮院改革,不斷提升其應急應戰保障能力和發展活力。
三是營造社會擁軍濃厚氛圍。完善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制度,深化“城連共建”“情系邊海防官兵”等擁軍活動,健全隨軍家屬就業、軍人子女教育優待機制,解決好軍人軍屬現實困難。會同軍隊合力推動雙擁工作改革創新,持續拓展雙擁社會基礎,增強基層雙擁動力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8日 03 版)
| 相關專題 |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