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為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

新華社記者

2025年05月02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這部法律將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和實踐中的有效做法確定為法律制度,有助於鞏固改革成果,回應各方關切,提振發展信心,營造有利於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

  這部法律有哪些重要內容?法律的出台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有何重大意義?如何推動法律有效落實?

  4月30日,新華社推出第十六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楊合慶,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劉民,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三位嘉賓,共話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

  以法為綱  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剛剛閉幕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三審表決通過了民營經濟促進法,正當其時,意義重大。”楊合慶在接受“中國經濟圓桌會”訪談時說。

  改革開放40多年,為我國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發展壯大,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企業、民營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就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部署,為做好民營經濟工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指明前進方向、注入強大動力。

  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佔企業總量的92.3%﹔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超過1.25億戶。

  當前,民營經濟在發展中面臨新的機遇,也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必將肩負更大的使命,承擔更重的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這要求我們針對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通過立法落實黨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舉措,鞏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經濟發展的成果,營造有利於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法律環境。”楊合慶說。

  以法治之力,凝聚信心,凝聚共識,凝聚力量。

  劉民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彰顯了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布出台,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推動各方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劉民說。

  齊向東認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布實施,意味著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關心愛護,已經從政策層面的“精准施策”上升到法律層面的“剛性保障”。

  “一直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這次民營經濟促進法審議通過,以立法形式為民營經濟發展筑牢制度根基,這讓我們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干起事兒來就更有底氣了。”齊向東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列為重要改革舉措﹔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提出明確要求。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分別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楊合慶介紹,在起草階段,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牽頭組建了由17家中央有關單位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專班,深入扎實開展調研論証,數易其稿形成草案征求意見稿,並於2024年10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024年12月、2025年2月、2025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連續三次安排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其間,草案通過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中國人大網等多種形式,多次向各省(區、市)人大常委會、中央有關部門、基層立法聯系點、研究機構等征求意見,並通過召開座談會、論証會、到地方調研等多種方式,深入聽取各方面意見。

  “從立法過程來看,民營經濟促進法制定工作,是堅持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楊合慶說。

  平等對待  依法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

  民營經濟促進法共9章78條,分別為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

  細讀這部法律,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貫穿於各個章節,依法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指向明確。

  在楊合慶看來,民營經濟促進法中的多個“第一次”,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第一次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寫入法律﹔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

  “針對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公平競爭、投資融資、科技創新、服務保障、權益保護這些外部因素,以及民營經濟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充分吸收改革成果和實踐經驗,有針對性地細化、完善相關制度措施,並與有關法律作好銜接。”楊合慶說。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民營經濟促進法將“公平競爭”列在總則之后,單獨成章。

  對此,劉民深有感觸。她說,保証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貫穿民營經濟促進法全文。比如,第二章專題圍繞公平競爭作出系列具體規定,包括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保障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依法平等使用等。

  “民營經濟促進法堅持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依法保障民營經濟組織與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場機會和發展權利。”楊合慶說。

  降低民間投資准入門檻、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社會廣泛關注。

  “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投資和創業”“督促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設置不良貸款容忍度、建立健全盡職免責機制、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支持征信機構為民營經濟組織融資提供征信服務”……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投資融資促進方面作出一系列細化規定。

  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產業化進程加快,前沿科技集中涌現,人民群眾個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斷升級,有利於民營企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劉民介紹,民營經濟促進法第四章專題圍繞科技創新作出系列規定,包括支持科技創新研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數據、標准、服務賦能作用,支持新技術應用和科技成果轉化,強調人才隊伍保障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齊向東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通過促進投資融資、支持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為科技型民營企業破解發展瓶頸提供了制度性方案﹔以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為基礎,負面清單制度為抓手,強調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讓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擁有更多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匯聚合力  將民營經濟法治保障落到實處

  良法善治,重在落實。

  民營經濟促進法既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一部基礎性法律,也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部重要法律。如何確保這部法律正確有效實施,各方高度關切。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規定,涉及國家機關、行業協會商會、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社會公眾等各方面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實施好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法律制度轉化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劉民說。

  民營企業對我國進出口和稅收貢獻達五成以上,對城鎮就業貢獻達八成以上﹔民營企業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佔比超過92%……一組組數據,彰顯我國民營經濟重要地位。

  “深入闡釋民營經濟重要地位,大力宣傳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解讀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法治保障作用。”楊合慶說,要不斷凝聚社會共識,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保証法律出台實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劉民建議,通過組織專家解讀、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普法宣傳。“進一步增強各方面全面實施好法律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能力。”劉民說。

  組織做好相關制度規定的立改廢釋工作,完善配套制度機制,是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后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楊合慶看來,要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實施為契機,統籌推進配套法規制度制定和修改工作,協調推動各項支持保障舉措落實落細,增強法律規范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有效性,確保民營經濟促進法正確有效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貫徹實施好法律規定,堅決破除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障礙。一方面,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好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另一方面,會同相關部門著力加大民營經濟發展要素支持。”劉民說。

  有關人士表示,在推動法律落實的同時,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把自身發展和國家發展結合起來,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展望未來,齊向東充滿信心:“只要堅定信心、勇於創新,緊跟國家步伐積極應變,就一定能夠穩健前行,實現企業更大發展,書寫民營經濟發展新篇章。”

  春風浩蕩啟新程。以法治力量護航我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未來更加可期。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2日 04 版)

(責編:劉圓圓、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